书目信息 |
题名: |
震后崩塌灾害
|
|
作者: | 程强 , 苏生瑞 , 裴向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06 |
|
页数: | 246页, [4] 页图版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P315.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地震灾害--di zhen zai hai--崩落--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44788-3 |
000 | 01425nam0 2200253 450 | |
001 | CAL 012015090004 | |
010 | @a978-7-03-044788-3@dCNY98.00 | |
100 | @a20180901d2015 ek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fka 000yy | |
200 | 1 | @a震后崩塌灾害@Azhen hou beng ta zai hai@f程强, 苏生瑞, 裴向军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5.06 | |
215 | @a246页, [4] 页图版@c图, 地图@d24cm | |
320 | @a有书目 (第245-246页) | |
330 | @a基于汶川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研究, 本书系统总结了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特征、规律, 分析了震裂损伤岩体地质特征, 建立了边坡崩塌失稳地质力学模型, 阐明了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机理。给出了基于遥感、地质分析的震后崩塌灾害识别技术方法, 建立了地震及震后崩塌危险性区域划分和危险性评估方法。通过考虑坡面水流速度水头和岩体裂隙水流动水压力, 给出了改进的潜在失稳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基于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实测剖面分析, 建立了考虑震后坡面特征的滚石坡面运动轨迹与冲击力预测方法, 给出了崩塌失稳边坡高度与滚石运动距离、扩散角、震后坡面恢复系数等参数。结合典型地震灾区新建和恢复重建工程建设, 给出了典型崩塌灾害识别、评估、防治案例。 | |
333 | @a本书适合从事崩塌灾害勘察、设计、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 |
606 | 0 | @a地震灾害@Adi zhen zai hai@x崩落@x研究 |
690 | @aP315.9@v5 | |
701 | 0 | @a程强@Acheng qiang@4著 |
701 | 0 | @a苏生瑞@Asu sheng rui@4著 |
701 | 0 | @a裴向军@Apei xiang jun@4著 |
801 | 0 | @aCN@c20180901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P315.9@eC752@f2 | |
震后崩塌灾害/程强, 苏生瑞, 裴向军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6 |
246页, [4] 页图版:图, 地图;24cm |
使用对象:本书适合从事崩塌灾害勘察、设计、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
ISBN 978-7-03-044788-3:CNY98.00 |
基于汶川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研究, 本书系统总结了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特征、规律, 分析了震裂损伤岩体地质特征, 建立了边坡崩塌失稳地质力学模型, 阐明了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机理。给出了基于遥感、地质分析的震后崩塌灾害识别技术方法, 建立了地震及震后崩塌危险性区域划分和危险性评估方法。通过考虑坡面水流速度水头和岩体裂隙水流动水压力, 给出了改进的潜在失稳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基于地震及震后崩塌灾害实测剖面分析, 建立了考虑震后坡面特征的滚石坡面运动轨迹与冲击力预测方法, 给出了崩塌失稳边坡高度与滚石运动距离、扩散角、震后坡面恢复系数等参数。结合典型地震灾区新建和恢复重建工程建设, 给出了典型崩塌灾害识别、评估、防治案例。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震后崩塌灾害
索取号:P315.9/C7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368490 | 213684903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19排2列6层/ [索取号:P315.9/C752] | 在馆 | |
2 | 1368491 | 213684912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19排2列6层/ [索取号:P315.9/C75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