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
|
|
作者: | 麦柯丽 著 ;明辉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3 |
|
页数: | 16,388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法律与社会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9.48 , D929.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法制史--研究--中国--1500-1911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20377-4 |
000 | 01554oam2 2200301 450 | |
001 | 005787128 | |
010 | @a978-7-301-20377-4@dCNY49.00 | |
100 | @a20120301d2012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Ashe hui quan li yu fa lv wen hua@e中华帝国晚期的讼师@d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f(美) 梅利莎·麦柯丽(Melissa Macauley)著@F(mei)mei li sha·mai ke li(Melissa Macauley)zhu@g明辉译@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2.03 | |
215 | @a16,388页@c图@d23cm | |
225 | 2 | @a法律与社会译丛 |
305 | @a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授权出版 | |
330 | @a本书作者选择了中华帝国晚期(1500-1911)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形象——讼师,作为核心主题,展开对中国法律的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研究。在整理和分析官方与民间史料的基础上,诠释了:讼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有哪些人依赖于他们的服务,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政府官员和“良善”士绅极度鄙夷的对象,讼师现象在明清时期及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有何意义,以及“法律实践与民间文化如何共同融入中华帝国晚期的法律文化之中”。 | |
410 | 0 | @12001 @a法律与社会译丛 |
510 | 1 | @a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zeng |
517 | 1 | @a中华帝国晚期的讼师@Azhong hua di guo wan qi de song shi |
606 | 0 | @a法制史@x研究@y中国@z1500-1911 |
690 | @aD929.48@v5 | |
690 | @aD929.4@v5 | |
701 | 0 | @c(美)@a麦柯丽@Amai ke li@c(Macauley, Melissa)@4著 |
702 | 0 | @a明辉@Aming hui@4译 |
801 | 0 | @aCN@c20121226 |
905 | @dD929.4@eM441@f1 | |
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中华帝国晚期的讼师=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美) 梅利莎·麦柯丽(Melissa Macauley)著/明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3 |
16,388页:图;23cm.-(法律与社会译丛) |
ISBN 978-7-301-20377-4:CNY49.00 |
本书作者选择了中华帝国晚期(1500-1911)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形象——讼师,作为核心主题,展开对中国法律的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研究。在整理和分析官方与民间史料的基础上,诠释了:讼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有哪些人依赖于他们的服务,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政府官员和“良善”士绅极度鄙夷的对象,讼师现象在明清时期及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有何意义,以及“法律实践与民间文化如何共同融入中华帝国晚期的法律文化之中”。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社会权力与法律文化
索取号:D929.4/M44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09152 | 212091528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6排1列6层/ [索取号:D929.4/M44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