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建水紫陶
|
|
作者: | 马佳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06 |
|
页数: | 29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田野中国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52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陶瓷艺术--tao ci yi shu--工艺美术--研究--建水县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1-4302-8 |
000 | 01606nam 2200301 450 | |
001 | CAL 0120192801359 | |
010 | @a978-7-5201-4302-8@dCNY108.00 | |
100 | @a20190703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建水紫陶@Ajian shui zi tao@e手工艺进程的人类学研究@d= Jianshui purple pottery@e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course of handicraft@f马佳著@zeng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9.06 | |
215 | @a299页@c图@d24cm | |
225 | 2 | @a田野中国@Atian ye zhong guo |
300 | @a本书出版得到国家博士后日常经费与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经费资助 | |
314 | @a马佳, 民族学博士, 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 |
320 | @a有书目 (第286-297页) | |
330 | @a本书按照历史脉络铺展开来, 将建水紫陶业进程分为了技艺孕育期、工艺诞生及风格成熟期、国家体制下的工艺美术陶生产发展期与当前以生产文化陶为主的转型期。本书认为恰恰是围绕文化的与技艺的二元差异原则, 制陶群体构建起了一个紫陶生产制作场域。不同时期、不同的制陶人在形塑与颠覆该场域的过程中, 相互间因技艺资本、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占有量的不同, 而进行着互动, 从而使建水紫陶工艺得以延续与再造, 突出表现为陶器造型与装饰风格随着时代发展而微变。 | |
410 | 0 | @12001 @a田野中国 |
510 | 1 | @aJianshui purple pottery@e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course of handicraft@zeng |
517 | 1 | @a手工艺进程的人类学研究@Ashou gong yi jin cheng de ren lei xue yan jiu |
606 | 0 | @a陶瓷艺术@Atao ci yi shu@x工艺美术@x研究@y建水县 |
690 | @aJ527@v5 | |
701 | 0 | @a马佳@Ama jia@4著 |
801 | 0 | @aCN@c2020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J527@eM071 | |
建水紫陶:手工艺进程的人类学研究= Jianshui purple pottery: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course of handicraft/马佳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6 |
299页:图;24cm.-(田野中国) |
本书出版得到国家博士后日常经费与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经费资助 |
ISBN 978-7-5201-4302-8:CNY108.00 |
本书按照历史脉络铺展开来, 将建水紫陶业进程分为了技艺孕育期、工艺诞生及风格成熟期、国家体制下的工艺美术陶生产发展期与当前以生产文化陶为主的转型期。本书认为恰恰是围绕文化的与技艺的二元差异原则, 制陶群体构建起了一个紫陶生产制作场域。不同时期、不同的制陶人在形塑与颠覆该场域的过程中, 相互间因技艺资本、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占有量的不同, 而进行着互动, 从而使建水紫陶工艺得以延续与再造, 突出表现为陶器造型与装饰风格随着时代发展而微变。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建水紫陶
索取号:J527/M07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69680 | 214696809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89排1列3层/ [索取号:J527/M07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