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管理
|
|
作者: | 邵婧 , 李良星 , 于汶珊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 |
|
页数: | 162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426.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能源工业--节能减排--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22-44998-6 |
000 | 01416nam0 2200277 450 | |
001 | 012634205 | |
005 | 20251007131955.13 | |
010 | @a978-7-122-44998-6@dCNY39.80 | |
100 | @a20240807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管理@9neng yuan dian li qi ye tan zhong he guan li@f邵婧,李良星,于汶珊主编 |
210 |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 | |
215 | @a162页@c图@d26cm | |
300 | @a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低碳管理类系列教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 |
330 | @a本书主要介绍能源电力行业碳中和的背景、意义;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战略制定及路线;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发电技术的现状、碳中和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低碳技术转型的方向等;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核能发电供热一体化技术、储能技术、氢产业链与氢能利用;能源电力企业的发电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运营模式等新兴概念;能源电力企业未来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并对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 | |
606 | 0 | @a能源工业@x节能减排@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
606 | 0 | @a电力工业@x节能减排@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
690 | @aF426.2@v5 | |
701 | 0 | @a邵婧@9shao jing@4主编 |
701 | 0 | @a李良星@9li liang xing@4主编 |
701 | 0 | @a于汶珊@9yu wen shan@4主编 |
801 | 0 | @aCN@c20250908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F426.2@eS326@ZS326@f1 | |
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管理/邵婧,李良星,于汶珊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 |
162页:图;26cm |
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低碳管理类系列教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
ISBN 978-7-122-44998-6:CNY39.80 |
本书主要介绍能源电力行业碳中和的背景、意义;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战略制定及路线;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发电技术的现状、碳中和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低碳技术转型的方向等;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核能发电供热一体化技术、储能技术、氢产业链与氢能利用;能源电力企业的发电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运营模式等新兴概念;能源电力企业未来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并对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能源电力企业碳中和管理
索取号:F426.2/S32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1677 | 216316779 | 社科库409/ [索取号:F426.2/S32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