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大运河2050
|
|
| 作者: | 吕品晶 , 史洋 主编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06 |
|
| 页数: | 482页 | |
| 开本: | 29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98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12-28753-6 | |
| 000 | 01114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2441677118 | |
| 010 | @a978-7-112-28753-6@dCNY368.00 | |
| 100 | @a20230818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大运河2050@Ada yun he 2050@f吕品晶, 史洋主编 |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3.06 | |
| 215 | @a482页@c彩图@d29cm | |
| 330 | @a本书呈现了“大运河2050”课题三年以来的研究和设计成果, 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2015-2017三年的毕业设计和相关子课题为主要内容。其中, 第一年通过对沿运河典型城市的深入研究, 设计九处大运河“文化驿站”, 以探讨大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第二年将基地选址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运河沿线, 以“文化建筑植入”为手段, 打造运河文化带, 激活聊城, 重现运河活力。第三年的研究紧绕通州副城市中心和美丽乡村建设, 以通州恢复北运河船只通航为大背景, 创造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文化旅游建筑。 | |
| 586 | @a | |
| 607 | @a大运河@Ada yun he@x文化遗产@x景观设计 | |
| 690 | @aTU983@v5 | |
| 701 | 0 | @a吕品晶@Alv pin jing@4主编 |
| 701 | 0 | @a史洋@Ashi yang@4主编 |
| 801 | 0 | @aCN@c20230818 |
| 905 | @dTU983@eL893@f1@sTU983/L893@S@Z | |
| 大运河2050/吕品晶, 史洋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06 |
| 482页:彩图;29cm |
| ISBN 978-7-112-28753-6:CNY368.00 |
| 本书呈现了“大运河2050”课题三年以来的研究和设计成果, 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2015-2017三年的毕业设计和相关子课题为主要内容。其中, 第一年通过对沿运河典型城市的深入研究, 设计九处大运河“文化驿站”, 以探讨大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第二年将基地选址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运河沿线, 以“文化建筑植入”为手段, 打造运河文化带, 激活聊城, 重现运河活力。第三年的研究紧绕通州副城市中心和美丽乡村建设, 以通州恢复北运河船只通航为大背景, 创造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文化旅游建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大运河2050
索取号:TU983/L89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1620052 | 216200527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59排6列2层/ [索取号:TU983/L893] | 在馆 |